2014年50岁女富商发现银行漏洞,盗取银行5亿资金,最终结果如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警察同志,我要报案!本行储户的钱被恶意转走了,200万全都不翼而飞!”
2014年2月14日,西湖区公安分局收到了来自杭州某银行古荡支行的报案:客户存折上的200万元巨额存款,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划走,但银行内部记录却证实了客户曾输入密码进行转账。
百万金额的存款消失不见,引起了西湖区公安分局的高度重视。在与储户确认过并非电信诈骗后,工作人员迅速进行案情登记。
随着巨额存款消失案迅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杭州警方发现,涉案金额竟远不止200万元!
经过数日发酵,线索越来越多,一个个受骗者的电话也接连打来。最终经过统计发现,涉案金额居然高达5亿元人民币,而这所有存款的去向,都指向一位邱姓女子。
一位小县城里的52岁中年女性,竟是这5亿元大案的幕后黑手。她是如何利用银行漏洞进行操作?如此大额的资金又被她用往何处?是报案者有所隐瞒还是相互勾结的金融大案?
通过不断摸排线索,扑朔迷离的案情逐渐清晰起来……
展开全文
无证之罪,正义如何伸张
在掌握了案件的来龙去脉后,西湖区公安分局一动一静兵分两路。一队人马留在局内,与巨额存款消失案的受害人员进行详细的调查,方便尽快梳理出犯罪嫌疑人关系图谱。
同时挑选了一队有经验、身手好、口才好的核心警力,在内部天眼系统的锁定下,找到了嫌疑人邱爱玉的居住生活地址。
邱爱玉,1962年生人,浙江省天台县人,高中学历,名下拥有一家名为浙江帅邦化工的公司,同时还担任公司大股东。根据资料显示,她在天台县颇有名气,属于是本地有头有脸的富商之一。
因此,当西湖区公安分局第一次找到嫌疑人邱爱玉进行询问时,她一脸淡定:
“你们说的问题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没有骗别人的钱。”
经验老道的刑侦中队长祝卿早就预料到她的反应,在她不经意间问道:“正常来看,你是没有理由骗钱。那你能不能跟我们说说,你的公司现在还盈利么?”
听到这句话,本来一脸淡定的邱爱玉这时却突然起身,接了杯水后平复了心情后才慢慢说道。
“正常,当然正常,我们公司还在申请专利。不过,这些都和您的问题没有关系吧。”
刑侦中队长祝卿听到回答却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挥了挥手,就带着手下人马打道回府。“为什么啊,队长?怎么不带回局里好好问问?”大家还蒙在鼓里,不知道队长这是下的哪步棋。
但祝卿很清楚,邱爱玉早已做好了心理预案和应对话术,现在这样问不过是浪费时间。
联想到她的公司和她刚才的表现,证明其中一定有猫腻。现在只需要联系经侦办的同志们,好好查查邱爱玉名下公司的盈亏,就能找到案件的关键转折点!
现目前,证据的匮乏让办案人员没法第一时间定邱爱玉的罪。虽然所有钱款确实最终流入邱爱玉的账户当中,但是缺少关键性的证据,诈骗、盗窃总需要符合的罪名和证据,才能将她接受正义的审判。
与此同时,警局内的公安人员也传来消息:根据受害者们的回忆已经联系银行调取相应监控,可以对邱爱玉作案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接连的喜讯,让大家对案件的突破有了信心,相信不久就能让罪犯伏法。
警局内,受骗者方先生回忆说:他是在2013年的春节前后,通过朋友介绍,知道了某银行天台支行在寻找高额存款的客户。
之前也听生意场上的朋友说过,回报确实不错。而且相比于常规1年定存1-2年的利率,现在高额存款一年,就能拿到15%的利息,还是存款当时就返现,1年后还能取回存款。
当时自己手上也确实有不少积蓄,也都不急着用。就想着说试一试,一个是利率回报确实让人心动,在一个就是1年的时期资金也能周转开来,属于是一举两得钱生钱了,但万万没想到,利率回报是真的,但他的330万元银行存款却成了假的。
不仅如此,方先生还向公安人员提供了自己存款时的打印凭证。2013年3月8日,存入330万元人民币,白纸黑字地证实着方先生的话。
但银行工作人员却通过内部系统信息的调取,给出了另一细节——这笔钱在存款当天就被立即转走。
“是啊,这怎么回事?你们银行还怀疑我演戏骗钱吗?!这个邱爱玉我也不认识啊!”
听到银行人员的回复后,方先生感觉气不打一处来,自己的高额存款不翼而飞不说,现在还要被质疑是自己监守自盗。
“方先生您别激动,我只是跟您一样说了事情的经过,并没对您的行为作出怀疑,我们的监控系统也在调取中,咱们看了就能清楚。”
很快,监控画面的到来让方先生与银行工作人员的证词得到了验证。
起初在看完方先生的存款经过后,办案人员并没有看出视频有什么问题,流程是对的,时间上也符合,方先生在存款后便出了银行大门。但就在他走出去的几分钟后,存款账号上的330万元便被全部划走,转到了邱爱玉的账户上。
从方先生进入银行,到走出银行大门,完整的监控视频看下来,办案人员并没有找到案件突破点。就在大家正准备重看一遍,试图找到遗漏的细节时,被刑侦中队长祝卿拦下:
“别重播了,先往下看,看看下一位受骗者的银行监控视频。”
随着画面在荧幕上的投放,可以看到另一位受骗者罗先生来到了银行柜台前,并在存款结束后打印了一份对账单。
但是很快大家发现了疑点,正常手续办理只需要输入一次密码就能完成业务,但罗先生却输入了两次,而且与方先生是在同一个柜台进行的业务办理。
怪不得邱爱玉能在不知不觉中就转走上万元巨款,看来在银行内部早有她所安插的“内鬼”!
“银行的同志来看一下,这是哪位员工,现在是否在岗?”
经过与银行工作人员的核对后,办案人员了解到,多位受害人都是经由同一位柜台工作人员——祝超菊之手进行存款办理的。而所有储户的巨额存款都在业务办理后就被全额取出,流向了邱爱玉的私人账户。
至此,一个有预谋的犯罪团伙的操作流程已展现在众人面前。邱爱玉作为幕后黑手,以大额存款有高额利息返现的幌子为诱惑,在方先生、罗先生等生意人的关系网中进行传播。
不知所以的受骗者在邱爱玉的引导下,前往同一位银行工作人员处办理业务,并且先后两次输入账户密码,在收到成功存款的打印凭证后,他们的存款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被全额转出。
接下来案件的核心突破点,就来到了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祝超菊的身上,警方迅速传唤了祝超菊,并对这位很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的柜姐进行了问询。
艰难取证,案情柳暗花明
“警官,我就是个本本分分的银行柜姐,根本不认识邱爱玉,也不知道你说的分红是什么。”
就像刑侦中队长祝卿所预料的一样,祝超菊第一时间选择否认自己认识邱爱玉并接受行贿的犯罪事实。作为拥有丰富办案经验的老刑警,祝卿自然知道如何应对祝超菊这种人。
于是他转换了强硬的语气与话术,对她进行心理施压。并告诉祝超菊,现在主动交代并配合调查,和警方确认她的罪证是两个概念,让她好好想清楚再回答问题。
最终,在刑侦中队长祝卿的询问下,祝超菊的心理防线很快溃散,主动交代起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2013年的时候,有一个前同事找到了我,也是银行出去的,问我愿不愿意帮忙。她负责带客户过来,然后这些客户都是自愿存款的,我只要重复刷取账户让客户输入两次密码,再把钱转到邱爱玉的账户上后,就能有十个点的提成。”
对于祝超菊来说,她从没想过事情暴露得会这么快,而自己会是第一个进警局的。她自认为自己是在本本分分的工作,所有人都是邱爱玉找的自愿客户,自己只不过是“帮了个忙”。
而且邱爱玉向她说过,这些钱邱爱玉只是拿来申请专利,再通过公司的操作盈利进行钱生钱。一年后,所有存款都能如数归还,大家也能够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呢?
但公安人员并不会听信她自我美化且为自己开脱的内容。作为从犯,她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自己一人私利,听信她人谗言,置信赖银行的存户利益于不顾。
除此之外,警方根据祝超菊的口供顺藤摸瓜,对整个犯罪组织架构有了清楚的了解。
邱爱玉作为主犯,一手策划了这起巨额存款被窃案。在其手下还有着两位帮凶,其中一位是银行系统离职员工,也就是劝说祝超菊下水的人,负责拉拢银行职员加入犯罪;而另一人则在各地商会传递消息,吸引像方先生、罗先生这样的生意人前往银行存款。
邱爱玉的犯罪示意图
为了确保犯罪经过不被发现,邱爱玉团伙还会让受骗者在成功存款后,签署一份一年内无法取出存款的知情书。在彰显自己流程操作全面且正规的同时,断绝了受骗者因为临时起意取钱所带来的风险。
可以说,邱爱玉团伙不仅牢牢抓住了人性中贪图利益的弱点,更通过话术与流程的自我包装,让自己显得合规合法,欺骗了一个又一个的无辜存户。
当然,也正是因为邱爱玉对于人性恰到好处的拿捏,才让这一犯罪团伙能够迅速吸金,将犯罪的魔爪伸向苏州、江山、奉化等地。
通过一个个银行的内应打通,一个个生意人的“自愿存款”,让邱爱玉团伙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了5亿元人民币的巨额非法利润。
与此同时,经侦办的同志传来消息,证实了刑侦中队长祝卿的判断。
邱爱玉公司的盈利状况很是一般,但经常会有资金流入,近期更是有着大量的巨额资金分批涌入。一个又一个证据的浮现,让办案人员对案情有了全方位的掌控。
中队长祝卿大手一挥,带着办案人员将邱爱玉带回到公安局里。但面对警方的再次传唤,身处警局之中的邱爱玉同样淡定。
“该说的我都说了,事情跟我没关系,带我来警局也没用。”
即使是坐在审讯室内,邱爱玉脸上的表情也并没有因为询问而产生一丝波动。
“行!那我们就用证据说话!”
祝卿将这段时间警方收集的所有证据,包括银行转账记录的打印凭证、银行监控中带有邱爱玉的镜头、祝超菊的认罪录音……一个又一个证据的接连摆出,逐渐击垮了邱爱玉的心理防线。
此时此刻,邱爱玉的面色早已没有初入警局时的淡定,震惊与痛苦的表情在她的脸上交织,点点滴滴的泪水不断从她的眼眶中落下。许久之后,她才成功平复了情绪,终于亲口向警方承认了自己的罪证。
“我承认自己不应该用这种方式获得资金,但我所有的收入并没有用来挥霍,而是真的用来投资。”
在邱爱玉的交代下,办案人员了解到:邱爱玉的公司主营交通设施及涂料业务,早年确实有过盈利,但近几年她经过与公司合伙人的商议,决定研制一款沥青路面改良剂。通过这一专利,来实现公司的长久盈利。
邱爱玉的想法是好的,她认为这个改良剂一旦研制成功,就会大大改善现有沥青路面容易开裂无法长期使用的难题,也将解决公司的盈利问题。但是研制新品需要大量的精力、物力与财力投入。
研发途中,不仅掏空了邱爱玉跟合伙人的腰包,更掏空了公司的盈利和资金链。在缺少研究资金后,邱爱玉第一时间选择向周边的亲戚朋友借钱进行融资,但只是杯水车薪。走投无路之下,她选择利用高利贷的资金来完成专利的研究。
但是首批高利贷的资金很快就已挥霍殆尽,于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研究尚未完成,但是滚雪球般的利息和身边亲友的催债如狂风暴雨席卷而来。
事已至此,邱爱玉自然不甘心就此中断,最终想到了通过欺骗储户的方式进行非法融资。按她最早的设想,是想利用“借”来的资金偿还债务并完成专利的研究与经营开展。
这些钱不仅让邱爱玉解决了资金难题,更为储户带来了高额收益,在她看来是互利互赢的场面。
但是人生不是过家家,邱爱玉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专利的盈利能力。一年时间如流水般匆匆流逝,绝大多数资金都被她花光,5亿多元人民币的非法所得,到她手上仅剩了2000多万元。
也就是这时,受骗的储户们纷纷发现了端倪选择报案,这才让邱爱玉的罪行得以曝光。但是办案人员却并没有觉得一切真相大白,反而在监控中再次发现了新的端倪……
顺藤摸瓜,揪出害群之马
通常情况下,在通过柜台人员的操作后,储户的大额转款必须要通过银行专人的审核与授权。而在邱爱玉案中,一切的操作都太过轻松。
不单是天台支行,周边其他省市的银行中也有相同的操作出现,而“柜姐”祝超菊所负责的不过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真正决定本案巨额资金的流动走向另有他人。
经过办案人员的梳理分析,最终发现:杭州的银行共有九千多万元储户资金被转走,天台的银行被转走近一千万元,奉化的银行被转走数千万元,江山的银行被转走数百万元,苏州的银行最多,近2个亿的存款被转出。
邱爱玉先后调动了五个地区的数家银行成为她的下线,最终非法收集近5个亿资金,这背后肯定有着一张不同寻常的关系网。
无论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银行都有中招,所有储户存款消失的原因肯定都离不开邱爱玉团伙的“里应外合”。
让办案人员最为感到气愤的是,在号称层层监管、步步审批的银行,在一道道资金安全保障防护的措施下,储户们的钱,竟然还是被轻而易举地转出?
大家意识到,这么多家联合作案肯定有着多个“祝超菊”这样的内鬼存在,其他的下线找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但如果邱爱玉能够配合调查并主动交代实情的话,将会让案件进行的更加顺利。于是办案人员决定,再审邱爱玉。
经过办案人员的审讯,邱爱玉最终交代出了她庞大且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网:
在杭州的银行里,负责人被邱爱玉所收买;苏州的银行中负责审核的业务经理,与邱爱玉了达成交易;昆山支行行长,也同样被邱爱玉用钱搞定……一个个地区、城市的银行中高层管理工作人员,都没能逃过邱爱玉的利益诱惑。
在调取所有受骗者的转账记录后,警方发现:所有案件中,大多数受害者的钱款都是在存入后就被取出,这正是因为银行“内鬼”的高效配合。
最快的如杭州某银行,在客户存入之后瞬间就转账而出;慢一点的像江苏的银行、天台的银行,但也不过是在存款后的10-20分钟之后便被转出。足以见证“内鬼”利欲熏心的迫不及待,与为所欲为的狂妄。
在了解到全部操作后,抓捕计划也随之开展。除了祝超菊外,昆山支行行长、苏州银行业务经理等众多从犯全部被捕。
通过审讯办案人员发现,所有涉案银行都是通用一个操作模板:即在储户的钱存入后便开始进入转账程序,由“内鬼”授意柜员和授权人员转账。
因此我们能在监控视频中看到,祝超菊让每一位受骗者都输入了两次密码。而当柜员要求储户多次输入密码时,就意味着巨额存款从这一刻就已飞向邱爱玉及各个收益的银行负责人员的腰包中。
2015年11月9日,邱爱玉及犯罪团伙站在了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经过正义与法庭的审判,她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法院最终判决邱爱玉诈骗罪成立,被判处无期徒刑,而她骗取的资金和寄以厚望的专利研究,也全部被法院没收。各银行的负责人员也被免职,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监狱中服刑。
至此,巨额存款消失案的犯罪人员都已被成功抓捕归案,并接受正义的审判。
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的文明之国,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步入社会之后,也都知道“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
我们必须谨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证自己不走上歧途,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司法心存敬畏之心,才能走的更远更长。
大家对于这个打着投资名号骗取钱财的女骗子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想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