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4-10-24 26 0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

据全国老龄办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面对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如何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养老”转变为“享老”“用老”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日前,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发布《中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23年)》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为老人、机构提供实时、高效和低成本的服务。

一系列的养老问题,促生出一个又一个的养老产业,“银龄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那么,当“银龄经济”遇上“高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AI”赋能“老有所养”

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居家养老”成为中国老人的主流养老选择。

然而,子女时间精力有限、专业护理人员不足、经济负担沉重等一系列问题,让居家养老也面临较多困境。

例如,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需要子女长期稳定的照护;上了年纪行走不便的老年人,容易跌倒发生安全事故;独居、“空巢”老人缺少陪伴,更容易产生心理和精神问题;失能失智老人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较为系统的医疗健康服务,吃饭、穿衣、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琐事,对他们而言,越来越困难......

“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展开全文

针对这些难题,该如何破解?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提高养老产品的智能化和便捷性,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

如今,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各种各样智能养老的新产品层出不穷。陪护机器人、家务机器人、可升降沙发、防走丢定位鞋......AI作为一个可靠的帮手,将为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长者陪伴机器人“小丽”有着超强的“运动天赋”,温馨的“语音体验”,丰富的“功能设置”,就像贴身管家一样陪伴在老年人身边,让居家养老不再孤单,展现出了智慧养老的未来生活。

此外,由国内研发团队尊术医疗生产的“全自动洗澡机”专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设计,配备平躺式升降床,可一键式开启全自动沐浴,空间私密,水温恒定,喷洒均匀。

清华大学研发团队的“孝心通老人安全AI呼叫器”,搭载了中国首创的语音雕刻算法,既能“听”懂方言,又能“听”到敲击地板等声音,可通过识别老人敲击桌子、墙壁、身体等声音,实现自动报警,护佑独居老人的安全。

近年来,山东省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培育适老新产品新业态,创新“互联网+养老”等智慧养老模式。当前,济南高度重视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相继推出“亲情E联”,“爱老三宝”等一系列智能化产品,保障老年人的居家养老安全,为老年群体提供“高品质”晚年生活。

在AI的加持下,融入智能化技术的智慧养老产品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不仅填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不足的缺口,还促使养老服务由人工密集型服务转向数字化智能服务。

“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新媒体”点燃“夕阳红”

短视频直播、带货、分享生活......

如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使用上了智能手机,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老年人获取知识、展示自我、社交娱乐的“窗口”, 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发现”与“被发现”。

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就是“参与感”。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总体数量已达10.92亿,其中银龄用户触网规模超3.25亿。

在银龄网民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银龄群体正逐渐成为短视频行业新的增长“引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数字适老化发展,致力于创造对老年人更加友好的互联网环境,助力银龄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晚饭后的济南泉城广场,随处可见摆弄着手机正在直播的“叔叔、阿姨”;

70多岁的济南老党员王速成,退休后主动担任起社区智能化的信息传递工作。他自学短视频制作,拍摄、剪辑、配音都由自己完成,一个放大镜、一部手机就是他的全部工具。

新媒体平台与老年人的双向奔赴,挖掘了更多养老行业数字化的潜力,也为“互联网+养老”提供了更多可能。

作为银发人群使用率最高的APP,抖音、快手两大平台观看直播用户中的银发人群占比同比提升,其中抖音从18.8%上升至21.2%,快手从18.5%上升至23.0%。

在这个“新赛道”中,老年人不仅是“广场舞”和“太极拳”的代名词,他们观看多种类型的内容,同时也积极参与创作,与更多人分享自己的生活。

这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双向互动”,不仅丰富了银发群体的网络体验,也为他们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银龄经济+”助力“科学养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服务具有一定的普惠性。“银龄经济+医养”、“银龄经济+社区”、“银龄经济+教育”等多元化养老新业态,不断满足各类养老需求,用现代化技术助力“科学养老”。

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发布,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

如何让“银龄经济+”更好地惠及银发群体?

今年5月,济南首个“银发经济大厦”启用,以“全龄+健康+智能+服务”一体化综合服务为核心定位,聚焦医、食、行、娱、购、辅、智完整产业链条,集合了消费医疗、医养结合、健康管理与适老化产品展示展销、银龄消费等服务内容,能满足银龄群体的一站式消费和服务需求。

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强老年人健康服务和管理。开展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针对老年人的就医难题,“银龄经济+医养”不断完善适老化改造工程。一键通呼叫、实施健康监测系统、护理机器人,可以让更多老年人患者通过语音呼叫,自己完成预约挂号、就诊等一系列问题。

“银龄经济”如何插上“数智翅膀”?

“数智”是手段,“养老”才是目的。

以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手段为支撑,越来越多看得见的智能化设备、服务和看不见的智能化系统,相继走进医院、养老机构,助推“银龄经济+”,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把服务放在首位。

银龄经济是未来经济。“银龄经济”与“数智”的融合,为越来越多的产业提供了更多可能,让更多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让老年人生活更幸福、便利的同时,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美好成果。(来源:躬耕历山)

评论